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地方新闻

浙江星级“污水零直排区”巡礼——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

2024-03-15 14:07:18来源:浙江生态环境 阅读量:29 评论

分享:

导读:日前,第一批浙江省星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名单已公布,凭借高智慧化管控水平,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两个园区成功上榜。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省经信厅、省治水办公布了第一批浙江省星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名单,这些星级工业园区各具特色,在管网可视、数字治理、生态修复、减污降碳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本期,我们发布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两个园区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供其他工业园区借鉴学习。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源头管控,数字赋能
 
  生态修复,减污降碳
 
  引领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污水零直排区”星级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源头管控、强化数字赋能、生态保护修复、减污降碳协同等,打造形成一批源头治污典型,建成区域“污水零直排”智能化新引擎,对“源-网-厂-口-河”各点位实现精细化、精准化监管,提升经开区精细化管控水平。
 
  加强源头管控,夯实基础配套
 
  杭州湾经开区抓住源头管控这一关键节点,积极推进经开区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增效。一是累计完成146家企业雨水收集明沟化改造,重污染行业企业全面实现雨水收集明沟化、生产废水输送明管化。二是创新落地雨水智能化系统扩面建设,在企业雨排口安装174套雨排口智能化控制设备,实现企业雨水排放的可视化监管。三是高标准完成50家涉水企业的清洁化改造及审核验收,规范企业台账资料存档,完善厂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工业企业源头的有效管控。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水平
 
  构建数智发展新格局,提升数智监管水平。一是建成安全环保智慧监管平台,平台融合安全、环保、能源三大模块,累计布设监测点位超1.6万个,形成“一网监管、两项智治、三级防控”立体式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决策;二是协同完成“浙里碧水提质”应用“污水零直排区”子模块建设,同时依托于建成的源-网-口-河联动模型,实现异常精准溯源;三是建成数智河道智慧监管系统,实现河道智慧化养护,同时依托于上虞的“污水管网一张图”全省试点建设,实现经开区范围内的污水管网智慧化监管。
 
  开展生态修复,改善水质环境
 
  按照 “降水清杂-底质预处理-前置前滩生态湿地建设-沉水植被净化系统构建-水生动物调控系统构建-微生物活化净化系统构建”的技术路线,完成对科创中心正门河道的水生态修复。治理水域面积3882平方米,解决河道前期存在的水体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偏高、透明度低、水体泛绿、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结构不完善等问题。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高效发展
 
  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开展“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场景应用试点”。高标准建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数智平台,探索实施节余排污权租赁管理,将“富余”排污权盘活“变现”,实现评价体系标准化、要素分配市场化、资源循环生态化、监管闭环智能化四大突破。目前,经开区已高质量建成14个国家级循环化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任务,荣获“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浙江省美丽示范园区”等绿色名片。
 
  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
 
  集团化运作提效能,智慧化管控建长效
 
  低碳化改造促升级,绿色化发展建标杆
 
  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滨海新区,总面积1280亩,园区企业主要从事生命营养品、医药原料药和制剂的规模化生产,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脂溶性维生素和抗耐药菌类抗生素生产基地。
 
  集团化运作提效能
 
  园区内生产企业均是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分子公司,在运营上采取“1+4”的医药产业集团化模式,以集团公司为主体对企业进行管理,数据互通,实现污水雨水管网“一张图”,企业管理“一份清单”,排水设施“一份档案”。统一标准建设污水管网。园区按高标准统一对高浓废水、低浓废水、高盐废水等分类收集,进行废水输送管道管廊建设,共铺设管道约28km。统一标准建立雨水管控网络。园区内5处主要雨水汇集点设置了pH在线监测,并接入平台实现对过程的实时监管。园区所有6个雨排口均安装在线pH等数据监测和自动取样系统,确保雨水排放符合法规要求。
 
  智慧化管控建长效
 
  园区建成污水零直排数字化平台。平台汇总企业基本信息、排污监测信息、地下水监测信息、小微水站数据和各企业主要预处理设施在线数据,完成园区雨水“源-网-厂-口-河”全流程管理,同时具有预警和应急功能。该平台的建成促进了“多跨协同”:一是“跨系统协同”,与园区消防、安全、应急协同,在突发情况下应急队伍第一时间出战,减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二是“跨部门协同”,与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协同,园区污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在线监测及排放口阀门开启信息与生态环境部门联动;三是“跨业务协同”,集团公司对雨水污水排口指标、水平衡、污染特征因子信息、地下水监测数据等实时监控;四是“数字化建设协同”,依托现有中控系统,纳入园区综合环保智慧平台,与园区大气、固废数字化管理相协同。
 
  低碳化改造促升级
 
  绿色化发展建标杆
 
  园区建成1000吨/天的脱溶处理装置,回收溶剂50吨/天;大力倡导蒸汽冷凝水回用,多级冷却改造工程,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园区建设危废焚烧炉联产蒸汽约16万吨/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6MWp,多条线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建设。通过冷凝水回用、危废焚烧联产蒸汽、节能照明系统建设、企业降碳减排、园区生态景观打造等系列工程,促进产品转型升级,实现节能降碳、绿色发展。推进园区绿色循环化改造,探索医药行业的绿色低碳化、智慧信息化转型发展之路。
 
  来源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水处
 
  编辑 | 王雯 杨婷玉
 
  审核 | 杨贡江
 
  签发 | 陈利
 
  原标题:浙里碧水 | 第一批省级星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巡礼——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