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四川数字林草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

2022-08-03 10:08:45来源:仪表网 阅读量:109 评论

分享:

导读:当前,为解决省内大熊猫等珍稀野外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的监测设施设备配套不全、管理难度大、监管盲区多、人力队伍不足等问题,需要建立一套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规范能够深度融合先进信息技术与生态治理方式。

  《四川数字林草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现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在四川省落地见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促进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促进和提高四川省大熊猫等珍稀野外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的全要素监测、自然灾害和生态破坏的预警预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后评估等能力势在必行。
 
  当前,为解决省内大熊猫等珍稀野外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的监测设施设备配套不全、管理难度大、监管盲区多、人力队伍不足等问题,需要建立一套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规范能够深度融合先进信息技术与生态治理方式,能够快速反应、科学管理、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能够破解生态保护和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复杂问题,最终扭转当前落后局面。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参考LY/T 2581-2016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LY/T 2582-2016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图像联网技术规范;LY/T 2665-2016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建设及采集技术规范;LY/T 1662.3-2008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3部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标准;GB_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_6829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一般要求;GB/T_10125—2012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GB_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_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等技术规范编制而成。
 
  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林草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用于规范森林草原防火、人车卡口管控、野生动物保护监测、林草资源管理等业务场景的监测系统建设。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森林草原防火、人车卡口安防管控、野生动物保护监测、林草资源管理等业务的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适用于项目的设计、实施、验收,项目验收后应接入到统一的林草视频监控数字平台。
 
  标准技术内容说明:
 
  (一)系统总体架构
 
  天空地人一体化规范包括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
 
  逻辑架构分为六层:感知层:传感器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网络层:运营商网络和林草传输网。基础设施层:各级数据中心,省级云基地提供云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平台层:包含中心服务平台。用于提供AI、数据、视频、无人机等数据可视化服务。数据层:存储和提供GIS引擎、地理空间数据、林草基础数据、林草专题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层:具体执行信息系统,提供专项信息系统服务。
 
  物理架构分为三层,三层之间通过互联公网或者专网进行通信.省级:统一的监测平台及各项子系统,部署于省级云基地,实现GIS地图展示地理空间数据、林草资源基础数据、专题数据、遥感数据融合服务。市/州级:本地动物种群监测、林草资源管理。汇聚、转发和调阅省、区县两级视频信号。提供访问省级森林防火、动物种群监测接口。区县/林区级:小型的分数据中心,便于就近指挥和处理业务,主要为设备感知端、安防监测系统、本级林草资源管理系统、视频监控平台。
 
  (二)系统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
 
  系统设计功能包括以下各层级功能需求及技术指标。
 
  1、感知层:提供包含卫星、无人机、摄像机、单兵移动终端、移动巡护客户端、气象观测站、可燃物传感器、野外基础设施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
 
  2、网络层:包含互联网、林草专网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
 
  3、基础设施层:包含省级云计算、数据中心以及各地分中心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
 
  4、平台层:平包含AI平台、视频联网平台、卫星遥感服务、无人机服务、数据服务和应用与数据集成平台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
 
  5、数据层:包含GIS引擎、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遥感数据、森林资源基础数据、专题数据的服务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
 
  6、应用系统层:包括林草资源管理系统,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动物种群监测系统和安防监控系统,对接移动巡护客户端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
 
  (三)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网络安全要求和运维要求。
 
  网络安全要求分为平台安全、前端设备安全、联接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和运维安全六个部分。按照等级保护2.0规范,实施等级保护二级的安全防护标准。
 
  运维要求包括一套完善的运维管理系统,对终端、网络、云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实现统一纳管。
 
  (四)工程验收测试
 
  包括系统功能测试和系统性能测试要求。
 
  功能测试应满足系统设计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还应遵循《LY/T 2581-2016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LY/T 2582-2016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图像联网技术规范》和《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等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要求。
 
  系统新能测试响应时间要求如下:
 
  ——视频画面实时回传,无卡顿、花屏的情况发生。
 
  ——地理信息界面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
 
  ——一般交互界面响应时间不超过1秒。
 
  ——有复杂运算的统计分析数据和复杂展示界面响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5秒。
 
  ——应支持现网(新建设备)在线率应不低于95%。
 
  ——应支持图像质量异常报警的功能,图像质量异常:雪花、亮度异常、遮挡。
 
  原标题:《四川数字林草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