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标准

《大型工业园区 企业专属工业5G网络技术要求》团标征求意见

2023-07-29 08:36:09来源:仪表网 阅读量:52 评论

分享:

导读:本标准适用于使用 5G 技术支持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园区的网络建设,可在生产效率提升、等保要求落地和信创路线选型等方面发挥作用。

  【仪表网 行业标准】由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分会组织编写的团体标准《大型工业园区 企业专属工业5G网络 技术要求》(标准计划号T/CCUA LX012-2022)现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执行《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现公开征求意见。
 
  2021-2023 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工信部信管〔2020〕197 号,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分会旨在引入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并适配于大型工业园区及相关企业的运作特点,形成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安全生产环境的标准化应用。依据《三年行动计划》中指出的“加快工业设备网络化改造”、“推进企业内网升级”、“深化‘5G+工业互联网’”、“关键标准建设行动”等重点任务和行动内容,企业专属工业 5G 网络标准技术要求的标准计划构想被提出。
 
  工业园区对于“企业专属工业 5G 网络”有不同于公网的特殊需求,例如:物理隔离,完全的自主可控,增强的性能指标,定制化的设备和接口,使用行业自有频段等。这些特殊需求的实现亟需标准文本来规范。企业能够依据标准实现对园区网络的自主规划、建设和运维,以更合理的方式使用先进的技术来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达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规定了在大型园区地域范围内或者企业内部园区的自建专属 5G 的通用技术要求,包括网络结构组成、网络总体技术要求,即安全要求、功能及性能要求,网络安装和运维要求以及各个网络结构组成单元的必要功能的技术要求和应该支持的流程技术要求。
 
  网络结构组成概要描述了网络中功能单元组成和 2 种物理网络的拓扑连接方式,读者通过这部分内容可以清晰的了解网络的总体构成和每部分的功能,并了解专属 5G 网络在企业的 2 类主要的应用形式,即用于生产的专属 5G 网络可以通过物理隔离的拓扑形式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网络要求,也可以通过防火墙隔离的专属 5G 网络实现企业办公网络需求。
 
  网络的总体技术要求列出了专属 5G 网络的功能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是综合了多种类型企业的业务需求归纳提炼给出的,企业在进行专属 5G 网络部署时采用标准中给出的性能指标,将对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管理和生产流程环节的成本具有积极的作用。
 
  网络的总体技术要求还规定了网络的安全需求和频谱使用的范围。安全需求是专属 5G 的重要需求之一,只有保证网络的自身的安全性才能保证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助力企业增产提效。专属 5G 的频谱是网络能够部署运营的根本,它的来源是多样化的,因此标准中规定了企业获取频谱的各种形式。
 
  网络的各部分功能单元的技术要求在第六章给出。列出的功能要求中采用“应、应当”等词的功能是专属 5G 的最小集,采用“可以支持,可以为”等词的功能是专属 5G 的可选功能特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采用。
 
  第七章规定了专属 5G 的安装和运维要求,文本中给出了安装和运维的原则性要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参照文本的内容定义安装和运维要求的细则。
 
  附录 A 列出了常见的企业专属 5G 适用的业务场景,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专属 5G 的在企业生产或者办公的环境中的使用方式和价值。
 
  附录 B 列出了专属 5G 的一些常见的安装技术要求,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专属 5G 设备的部署安装。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 5G 技术支持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园区的网络建设,可在生产效率提升、等保要求落地和信创路线选型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设计、测试专属 5G 设备的人员使用,本标准不提供生产、设计、测试相关的技术实现细节。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