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在线展会

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进行到底!中农新科践行“双碳”战略实现有机循环

———访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妮

2023-12-26 08:45:54来源:环保在线 阅读量:57 评论

分享:

导读:在12月5-8日线上举办的2023视环会-秋季展上,专注有机资源循环利用的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做客云访谈栏目。

   随着全国各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深入推进,餐厨垃圾处理需求得到进一步扩大。作为生活垃圾中产生量占比较高的有机垃圾,在“双碳”背景下,餐厨垃圾正全面转向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方式。
 
  在12月5-8日线上举办的2023视环会-秋季展上,专注有机资源循环利用的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简称“研究院”)做客云访谈栏目,副总经理毛妮向观众深入介绍了中农新科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成果与经验。
 

 点击图片回顾访谈▲
 

  据毛总介绍,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由中国农业大学与苏州市政府于2017年共同合作建设,2018年正式揭牌成立,主要从事有机循环生态技术研究开发及环保产品、环保设备的研发、销售等。研究院围绕中国农业大学有机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研发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工作,建设开放式创新孵化和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成为中国农业大学重要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打造成我国有机资源循环利用领域重要的创新研发和产业集群高地。
 
  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拥有独立的法人性质,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农新科”)是其独立运营主体。
 

 

  毛总介绍,中农新科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队伍。目前有研究生60人、博士博士后9人、专家教授16人、院士2人,先后制定国家标准2项,拥有发明专利50项,软件著作权19项。团队以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和中国农业大学李季教授领衔,围绕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等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装备研制和产业化工作。
 
  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获得“苏州市产学研合作示范载体”荣誉称号;
 
  2020年,研究院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建成并运行首例环太湖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中心;
 
  2022年,中农新科成果获得江苏省2022年度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立项之重大创新载体建设项目。
 
  获国家领导重要批示,研究院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进行到底
 
  2019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学术委员会七位委员向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现任国家副主席韩正提交了一封《关于加快我国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的建议》信,很快得到他的重要批示:“专家们的建议很好,长三角办公室要认真研究。开展城乡有机废弃物示范工作很有意义,目前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长三角地区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做出示范,要研究透,在关键点上有所突破,并交国家发改委具体落实。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特别提出:“要推进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形成系列配套保障措施,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供借鉴,为全国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作出示范。”
 
  遵循以上指示精神,研究院进行了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路径新的探索,开展了以好氧发酵为核心的肥料化转化技术研究,并于2020年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建立了环太湖首家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中心,为国家重点区域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吴中模式。
 
  研究院以此为基础,向省主管部门提交了肥料登记申请,经过评定正式获得有机肥料登记证,这是国内首张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好氧发酵工艺的有机肥料登记证。
 

 

  产学研结合,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孵化
 
  关于多元化发展,毛总表示,研究院目前基于有机废弃物的性质特征,结合废弃物资源化产品需求,已经形成了有机废弃物协同生物转化以及减排固碳的技术体系和示范模式。如环太湖首家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中心将餐厨废弃物与林草废弃物等协同处理,在研究院自行研发的“微宏”高效微生物菌剂的添加下,通过独特的生物干化+好氧发酵工艺和密闭智能处理成套设备,可将发酵时间缩短至7天,陈化后制成有机肥。研究院对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有机肥产品进行了5年的田间试验,证明该产品在水稻、枇杷和蔬菜等的田间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培肥、增产和提质效果。
 
  除去肥料化应用,研究院目前还将餐厨废弃物向饲料化转化,并在今年5月入选了国家首批餐厨垃圾饲料化应用单位。此外,毛总介绍,研究院在今年6月引进了美国的教授团队,成立了焚烧飞灰资源化研究中心,将飞灰做成建筑材料和肥料,从而实现资源化利用,这也为全国有机废弃物处理项目产业化做出了示范作用。
 
  践行“双碳”战略,有机废弃物全产业链循环利用
 
  作为“双碳”战略的主要执行者,研究院不仅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建立了环太湖首家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中心,还配套了五百亩有机生态农场以及六千亩的绿色农场。据毛总介绍,示范中心日处理40吨有机废弃物,产出5000吨有机肥。示范中心将餐厨垃圾、园林废弃物,以及太湖里的水藻、芦苇等通过菌种配比、氧化发酵,形成有机肥供农场使用,这样可实现六千亩农场的绿色生产。
 
  “这种处理方式,实现了有机废弃物的‘零废弃’,即‘垃圾不出镇、污水不入河’。在减污降碳的同时又实现了化肥农药的减量,”毛总说道:“从源头治理到有机肥应用到农业绿色发展全产业链实现了有机循环。我们研究院一直在认真践行双碳战略。”
 

 

  在访谈最后,毛总感谢视环会主办方的邀请,并希望通过视环会平台,让更多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了解到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对有机废弃物肥料化、饲料化应用的技术成果,希望可以解决各地有机废弃物处理带来的难题,以及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从源头治理到末端应用实现有机循环。
 
  “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希望为各地有机废弃物治理问题做出贡献,”毛总最后说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