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市场分析

20万亿市场看到吃不到?CCUS破题看2个关键

2022-08-16 16:49:05来源:环保在线 阅读量:86 评论

分享:

导读:CCUS,存在的技术难点不少,市场空间不小。未来,如何降低碳捕集和封存成本,大幅提升碳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会成为CCUS行业破题的关键。

  CCUS,存在的技术难点不少,市场空间不小。未来,如何降低碳捕集和封存成本,大幅提升碳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会成为CCUS行业破题的关键。
 
  日前,《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公开,要求“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
 
  其中提到,要突破碳捕集利用封存关键核心技术,要求到2030年,钢铁行业富氢碳循环高炉冶炼、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取得突破应用。同时,方案还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建材行业窑炉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产业化示范,加快部署石化化工行业大规模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化示范项目。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一个在双碳目标下被普遍认可,并将全面替代CCS(碳捕集与封存)的新兴技术,其利用方向是二氧化碳基聚合物,但存在的技术难点也不少。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成本,由成本引发的连锁问题是需求,另外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则是风险。
 
  据了解,目前火电行业安装碳捕集装置会在每kwh的基础上增加3毛到4毛钱,而煤气化成本或增加1成到4成左右。这还仅仅是碳捕集,那还有碳运输,吨公里运费大约能达到1块以上,这都还没算碳捕集和封存设备、场地的固定成本和维护费用。有公开研究显示,国外碳捕集吨成本在75到500元左右(不算运输和封存成本),我国低浓度碳捕集大约是其2倍到4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则指出,想要大规模普及CCUS,吨成本要降到170到200元左右才可能实现。
 
  为此,CCUS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工艺和产业链。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我国CCUS成本高,规模小的现状需要加速改变,尽快从探索和试验中走向商业化运行,这需要从制度、规模、模式等各方面进行攻关,建立稳定成熟的市场机制。
 
  据国际能源署测算,到2030年,CCUS投资需要增加1600亿美元,到2050年需要额外投资2.5万亿到3万亿美元,相当于20万亿元人民币。即,整个CCUS产业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待发掘。目前,已经有环保企业抢先入局。
 
  如龙净环保,其与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开展技术合作,完成了平湖临港能源垃圾发电厂的垃圾焚烧烟气胺法碳捕集首套工程示范项目。据悉,系统CO2捕集效率可达95%以上,再生能耗可至2.6GJ/yCO2。
 
  当然,钢铁、化工、石油、能源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和央企的步伐还要更快一些。如延长石油30万吨/年CO2捕集项目,其碳捕集成本仅为105元/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树101先导试验区,即其首个CCUS示范工程,现已累计减碳100万吨;中海油月余前完成了首个海上碳捕获和存储项目,每年能够存储30多万吨温室气体......
 
  未来,如何降低碳捕集和封存成本,大幅提升碳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会成为CCUS行业破题的关键。
 
  原标题:20万亿市场看到吃不到?CCUS破题看2个关键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